源流考究

姓氏--参 考 资 料

作者:农姓族务委员会  日期:2020-04-14 点击:1574


      编者按:普及有关姓氏,家族,族谱知识,是族务工作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过去由于条件不具备,欲为而不能为。如今有了自已的网站,我们编写【姓氏】、【家族】、【族谱】这三篇资料,供大家参考。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同时希望广大族亲多关心自已的网站,挤点时间,写自已想写的东西,互相交流,努力把 《中华农姓网》办成内容多样化,朝气蓬勃的农姓家园!

中 华 农 姓 网 编 辑 部

00年四月八日



    

      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国,人人都有姓,并且天天使用,代代传承。大概由于司空见惯的缘故吧,对它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丰富的内涵,往往被人们忽略了,所以在《中华农姓网》启用之初,共同来探讨 “姓氏”这一话题,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在亚洲,朝鲜、越南等国,约在十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一直到明治三年(1870年)才准许百姓用姓。目前世界上尚有一些国家和民族还未使用姓氏,如缅甸人,大部份印尼人和马来西亚人,相当多的老挝人,以及部份北非和南非人,只有个人的单名,而无姓。多数欧美国家约在中世纪中期才开始用姓。18世纪前犹太人只有名,没有姓。土耳其迟至1934年才开始有姓。


              (一)何谓姓?何谓氏?

“姓”,字面的解释为:“表明家族的字”。如姓名,姓氏,贵姓?等等;

“氏”,字面的解释亦是“表明家族的字”。如李氏是李姓家族,农氏是农姓家族,侬氏是侬姓家族等等。

历代硕儒名宿给姓氏下的定义,内容就更为丰富:如《通鉴·外纪》云:“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其大意是说:姓,是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氏则是姓的分支和发展。《左传·隐公元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说文解字》亦载 :“姓,人所生也……从女从生”。明确了它具有 “人所生的特定内涵”。而所指的“人”,当然是女性。在“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社会,这样来理解“姓”,当然没有错,但实际上并非真的没有“父”,无父,母怎能生?这只是群婚乱性社会的时代语言罢了。就文明社会而言,“姓”的确切定义,应该是“父母所生,血缘所出”。

   “氏”,在我国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 “氏”。一种为表示部落的“氏”。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五帝之前无帝号,有国者不称国,惟以名为氏,所谓无怀氏,伏羲氏,燧人氏者也。至神农氏,轩辕氏,虽曰炎帝、黄帝,然不称国,它们只是指国家出现以前部落名称或部落首领名号”。

另一种则表示家族或家族组织的“氏”。这种“氏”,大量产生于周代,是周王室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的直接产物。周天子按照“亲亲”定 “尊尊”的原则将王室庶子以及大大小小奴隶主贵族,分封到全国各地进行统治,每封立一个贵族,既要封土授民,又要赐姓命氏。有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德行、以谥号为氏等等。而后氏又变姓,姓又变氏,这就是史称的“氏”可变性。所受封者,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所以有“氏”是分贵贱之说。


(二)姓的起源                

    中国人的姓,并非生来俱有,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姓时间比有姓时间更长。学者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中写道:“古之所谓姓,即近世史家所称原始氏族制也。而母系氏族为最先,每一个母系氏族必须有名号相区别,此乃姓之由兴,故姓字从女也”。这就明白告诉我们:中国人的姓始于母系氏族社会。

   人为什么要有姓?汉班固在 《白虎通义》中写道:“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大家知道,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过着山居野处,兽处群居的原始人群生活,在男女关系上则群婚乱性,祖孙、父女、兄妹皆婚,近亲乱性造成了“人生不蕃”的惨痛教训,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男女关系习俗,促进人类的发展,就必须建立氏族之外通婚制度,以取代氏族之内的近亲婚。而要建立族外婚,“每个母系氏族必须有名号相区别”。“名号”,亦即“标记”。这就是中国人最初始的“姓”。使用同一标记的人,都是同一氏族的成员,出自同一母系祖先,有着密切血缘关系,从而也就排除婚姻关系,以实现“远禽兽”,别婚姻之目的。这是人类史上的一次突进,一次飞跃,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优生优育,有着巨大作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以 “名号”相区别,说明姓氏从最初源头起,就具有排他性,是不能混淆的。而“别婚姻”则贯穿于中华民族整个历史,这就从制度上约束,姓,是不能混淆的。

               

(三)姓氏的演变

    姓氏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部份,与社会性质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内涵和作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本文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初浅认识。

   第一:从图腾崇拜到文字姓氏的演变

    图腾崇拜产生于原始社会人们的迷信观念,在幽冥的想象中认为某种物体与自已氏族有密切关系,亦或是养育自已的血缘祖先,或许就是保护自已生存的神明,便将某种物体为图腾加以崇拜。是动物的则禁止猎杀肉食,是植物的禁止采伐 。违者必受氏族规矩惩罚。受到保护的图腾,久而久之,便成为氏族的标记,亦即是最初始的“姓”。人类学家李玄伯先生说:“姓,实即原始社会的图腾 ”。

图腾姓氏局限性大,数量少,无文字记载,只能口耳相传,影响姓氏的传承与发展。 自从有了文字之后,文字姓氏便逐步取代氏族图腾姓氏,姓氏得到质与量大发展。一方面原来的氏族图腾改成了文字姓氏。学者对四川彝族地区考察印证了这一事实:蜂氏族、鸟氏族、虎氏族、獐氏族、黑氏族改姓张;梨氏族、鼠氏族改姓李;猴氏族改姓朱,布氏族改姓普。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方面,由于汉字数量多、容量大,取姓范围广,使得姓氏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约有12000多个姓氏,就其内容,堪称包罗万象。举凡天文地理、山水河流、礼仪称谓、文官武将,无所不包。在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没有文字是不可想象的。

有了文字,文字便是姓氏的符号,姓氏便是家族的标志。而且用文字记载,白纸黑字,历历在目,姓氏的家族属性一目了然。陈姓属于陈氏家族,田姓属于田氏家族,农姓属于农氏家族,侬姓属于侬氏家族,不会也不容混淆。姓氏家族属性的固定化,使姓氏成为维系家族的纽带,成为华夏子孙寻根问祖的活化石。

有了文字记载,姓氏的永久性,传承性就有了保障。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如姬、姜、嫣、姒等姓氏,都是与中国历史共存,与中华文明同在的最古老姓氏。我们农氏家族,若从春秋时代算起,距今也有三千年历史,世传代接,如果每发展一代平均二十五年计算,已传承一百二十代。    

    第二:社会大变革,姓氏大演变

从周至秦汉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周王朝奴隶制由盛而衰,诸侯国势力一天天强大起来,以致出现了春秋五王争霸的混乱局面,长期兼并战争的结果,改变了大国争霸的形势,开始了七国争雄的战国时期,经过二百多年的剧烈战争,秦灭六国,建立起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而结束了长达近二千年奴隶制社会。然而秦朝只存在短短的十四年时间就被刘邦推翻,建立了西汉王朝。朝代兴替,权力更迭,带来了中华姓氏历史上最大演变:在奴隶社会,姓氏只属于有身份,有权势的奴隶主贵族所拥有,奴隶只被当作会说话的牲口,无姓无氏。奴隶制社会消亡,封建制社会建立,原来的奴隶有了自已的姓氏;这一时期姓氏大演变还表现在,实行了几个世纪的姓氏一分为二,演变成为合二而一。学者王根泉先生在其著作中写道:在先秦姓是姓,氏是氏,两者各有来历和用途,天下大乱,宗法崩溃,秦灭六雄,废除分封,姓与氏合二而一,概称姓氏,姓即氏,氏即姓,二者不再有任何意义上的区别。至于姓氏合一的具体年代,学界推测大约出现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最迟也不会晚于孟子所生活的战国中期;秦吞六个汉登基。短命的秦皇朝被推翻,那些原来的权势拥有者没落,有的原系坐上客变成了阶下囚,有的甚至被灭九族。于是不少人为求自保,改名换姓,选用了与一般平民没有差别的姓氏;而另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人,一跃而成为新的显贵。陈胜、吴广原来是普通的庶民,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刘邦原为江苏沛县泗水一亭长,后为汉高祖,封候拜相的萧河,原来也是沛县一小吏,被封为梁王的彭越,原来是个渔夫,樊哙是杀狗屠夫,后封为舞阳候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乱世带来姓氏的演变。

    第三:民族融合,促成姓氏的演变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可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史,而这种融合又是多方面的,其中姓氏融合是重要内容之一。据学者考证,我国约有12000多个姓氏,如今尚在使用的有6500余个,其余5000多个姓氏都在历史进程中融合演变了,史学家调查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6636个两字以上的汉字姓(比5319个单字姓还多1317个),其中5100多个均为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的汉译。但今天尚在使用的两字以上的姓仅剩250个左右,而且80%以上是汉姓原有或近代新创的复姓(如陆黄、钱王等),而古代少数民族使用的复姓现在仅剩下50个左右,其余5050个都改成汉姓了”。将现在使用的6500多个姓和改从汉姓5050个少数民族姓氏之和,我国姓氏总数基本吻合,可见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对姓氏的融合演变的巨大影响。其中最具典型的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宏,为认同中华文化,力倡民族融合,不仅将国都以鲜卑人为主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以汉人为主的洛阳,废胡服,禁胡语,鼓励娶汉女为妻,并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郑重下诏将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其本人原为拓拔宏,改成元宏,贺鲁改为周,去斤改为艾,叱罗改为罗,柯拔改为柯,步六孤改为陆等等。

第四:姓氏由严格的等级区别到一律平等的演变

中华姓氏经历了秦汉之际大变革之后,从东汉到中唐几百年间,姓氏又发生了高低贵贱异常悬殊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一时期社会形成了士族门阀等级制度。所谓士族,即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享有特权,世代官居高位。所谓门阀,即门第阀阅,专指世代显贵之家,时称:高门。与此相对就有 “寒门”,专指卑微庶众之家。高门与“寒门”之间,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分别,即所谓“士庶天隔”。国家法令有明确规定,士族门阀子弟20岁便可入朝做官,当时实行九品正中制,即九个层级的官位,都由出身高门者所占有。并且还规定,高门与“寒门”不得通婚,不得共坐,不得穿同样衣服。这一森严的等级制度,直到后唐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那些士族门阀受到了极大冲击,尤其科举制度的兴起,选拔人才通过考试,凭才能。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前途,不再由出身门第决定,而是用科举考试所取代,姓氏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但是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大家名族的阴影始终仍会存在,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旧社会被推翻,新中国成立,人们的身份地位平等,才有姓氏地位的真正平等。


四)姓氏制度

   姓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定制度,就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姓不婚制度

同姓不婚制度是母系氏族社会族外婚的延续和发展,贯穿于我国历史的全过程,以致影响到现在。从有文字记载的史书看,同姓不婚制度,在周代已形成了社会共同遵守的礼制。周的六礼中设有 “问名”这一专项。所谓“问名”,即是问清女子的姓氏,确认女子是异姓方可成婚,即使买妄,也要问个究竟,如妄不知道自已的姓氏,也要用占卜来判定。到了唐代,更以令律强制执行。“唐律”规定:“诸同姓婚者,各徙二年”。我国婚姻法规定,同姓者五代之内不准结婚,是对古代同姓不婚的科学界定。

第二:姓氏的传承制度

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瓦解,父系氏族社会产生,男子居于支配地位,财产由父系继承,辈份从父系计算,父系成为家族传代系统。子承父姓,世代相传,成为姓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制度。当今社会男女平等,在姓氏的继承和选择上,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但母姓往往局限于宗族的系统性,所以,子随父姓仍是稳定的制度。

第三:姓氏的家族属性制度

文字是姓氏的符号,姓氏是家族的标志符号,姓氏一旦产生,就决定了它的家族属性。我国曾有过一万二千多个姓氏,自然分别属于一万二千多个家族,现在仍使用的包括农、侬姓在内的六千五百多个姓氏,是六千五百多个家族的标志符号,同时也分别是这些家族的属性,农姓属性归农氏家族,侬姓属性归侬氏家族。纵观中华姓氏历史,不存在一个家族有两个姓氏,也不存在两个姓氏同一家族的现象。

第四:姓氏的排他性制度

排他,是姓氏的基本特质,从诞生之时起就具有,永不改变。由郑宏峰、张红主编,线装书局出版的《中华姓氏》一书写道:“图腾为姓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因为图腾与后来的姓氏一样都具有精神纽带作用与排他性、专一性、永久性、与符号性……”。这里所说的“排他”,不应理解为不同姓氏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倾轧。而是姓氏与姓氏之间不能混淆,这是姓氏的家族属性以及姓氏是家族的标志所决定的。母系氏族社会以图腾为标记,以示氏族之间的区别,不仅不互相排斥,而是为了通婚;当代姓氏强调“排他”,是为了姓氏文化的传承,上承列祖列宗,弘扬 “子承父姓”美德;下传子孙后代,让后人知道自已的姓氏,自已家族的历史,不给后人留下疑案。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祖宗血脉和宗族传统的民族,而,为父母所生,血缘所出,所以改姓有如背祖弃宗,有负于生身父母。然而改姓是姓氏学的组成部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改姓有时还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古代,诸如因皇帝赐姓而改姓,因避讳、避祸而改姓,少数民族改汉姓等等,至于因入赘、收养而改姓则古今皆有,属于正常现象。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另一种情况:无正当原因改姓。就其表现,有的因缺乏起码的姓氏常识而盲目改姓,有的出于虚荣心而改姓,有的随风而改姓等等。由于改姓缺乏正当原因,致使自我孤立于家族群体,甚至造成家庭撕裂。教训应引以为戒。

    改姓,简单的说就是姓氏符号的改变。姓氏符号变了,家族属性也将随之而改变。前面提到北魏孝文帝将144个拓拔氏家族改为汉姓,他们以改的汉姓为新的家族标志,拓拔氏家族因而从人间消失了。孝文帝本人改为元姓,原名拓拔宏,改为“元宏”。我们看到了一本族谱,把农姓写成“去掉‘亻’旁的农氏家族”。其意是农姓由侬姓改姓而来,这本是子虚乌有的事,我们将另有说明。在此只想说,其人不懂改姓常识。侬姓去掉“亻”旁便是农姓,怎能在族谱中的农氏家族挂个“亻”旁?按照他的罗辑改为元姓后的孝文帝,也应该写成 “去掉拓拔的元姓”或者是“拓拔元”是一家。照此类推,中华姓氏就乱套了。


    

     家族是家,宗,族的统称,是以姓氏,血缘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在我国,家族的称谓见于文字记载始于距今4000余年前的夏代。在夏代,同一氏族标志视为同姓,同姓者,有共同的宗庙,祭祀共同的祖先,归葬于共同的墓地,遵循家族的宗法制度。这一习俗基本延续至今。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现代的家族所包括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现代的家族不仅是同一氏族的原始血脉集团,而且包括后来枝分派衍的世系宗支(夏代超过四代就另立宗庙),甚至还包括无血缘关系,但对祖先、姓氏认同的成员,从而组成多元一体的家族。

     19世纪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云:“氏族是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具有同一氏族名称(姓氏),并以血统关系相结合的血缘亲族的总合”。他的这一论述,不仅为古代氏族下了准确的定义,也为后来的家族奠定了理论基础。家族由于祖先、姓氏、血脉关系的不同而相互区别,同时也因不同的族源、诞生于不同年代,以及不同的堂号,堂联和各种不相同的迁徙落籍过程相区分。总之,每一个家族都有与别的家族不同的源流史。这是古、今、中、外皆同的客观事实,不可能谁想改变就可以改变。有一部民国年间由两位农氏先辈撰写的《农氏族谱》,既写“我祖农氏自古郡号雁门,开基皂角村”,又写“我远祖侬猷,其子全福,便领二子,率领三军,浩浩荡荡,杀至广源,不幸阵亡……”。农是我祖,侬也是我祖,是否农侬就成为“一家”了呢?回答是否定的,这是无知与攀附的混合体。说了许多奉承的话,但人家不领情,被当成否定农氏老族谱的靶子加以批驳。如今侬氏多集居于云南,他们珍视自己的历史:“侬氏从唐至清,均为文山地区的壮族首领,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军、政大事,基本上与侬氏有关。应该有一部记载比较全面的《侬氏族谱》”。“从唐至清”,涵盖了侬氏古、近代史,涉及一方军、政大事都是侬氏,无一言半语与农氏有关。并主张写一部“比较全面记载侬氏历史的《侬氏族谱》 ”。此语出自该省谱志办的人,应该说反映了侬氏家族主流民意。我们希望 《侬氏族谱》早日问世,以互学共鉴,澄清对农、侬两个家族一些模糊认识。现在有些农氏族人,只自顾自叫喊“农侬一家”,不知所持何据?也不知是否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是否得到侬氏家族的认同?最近我们与侬氏族人有过直面交流,取得了以姓氏符号为根据,分清农、侬两个家族关系的共识。至于我们家族内部的不同意见,我们也主张坐下来互相沟通,取得共识更好,各自保留意见也无妨,敦本睦族才是第一位的,我们坚信,共同语言总会多于分歧。辱农、黑农、将农氏污名化 毕竟是极个别人。

          

     

      族谱,自古以来曾有多种称谓,如家谱、宗谱、家传、家乘、世谱等等。“族谱”,仅是其中使用最多,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我国是具有悠久姓氏使用历史,注重血脉传承的国家,所以,族谱的出现也很早。据考古发现,在商代殷圩的甲骨文中已有简单的家谱记载。记录黄帝以来迄春秋帝王公卿诸侯大夫谱系的《世本》,被学界公认为我国家谱开山之作。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开我国家谱史籍以 “谱”为名之先河。可见我国族谱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及至两汉,谱牒有了更大发展,朝廷设有图谱局,配以掌管谱牒的官吏,谱牒著述应世而生。应劭的《氏族篇》,杨雄的《家牒》等,都享誉后世。从商周到汉代,谱牒的主要作用是祭祀祖先,证明血统,辨别世系,区分嫡、庶、亲疏,同时又是权力和财产分配继承的依据。魏晋南北朝是谱牒的鼎盛期,社会进入了士族门阀时代,朝廷举人选官,社会婚丧嫁娶,都以谱牒为依据,族谱由记载家族历史变成了政治工具。隋唐两代,随着科举制度兴起,取仕通过考试,凭才能,族谱在选官方面的作用基本消失,社会对族谱的重视程度大不如前,加之隋末的农民起义,唐代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谱牒藏书被付之一炬,损失殆尽。名家欧阳修说:“自唐末之乱,士族亡其家谱,今虽显族名家,多失其世次,谱学由是废绝”。宋是转折点,选官不看家世,婚姻不讲究门第,因而谱牒不上于官,大家名族私下修谱,创立了重在图表,五世一谱,格满另起的欧、苏谱系。族谱内容也由过去的政治功能,发展为尊祖、敬宗 、收族的伦理道德教化,一直影响至今。在明代,家谱被认为寄托有祖宗灵魂,因而严格禁止外传,子孙世袭珍藏,奉为传家之宝。族谱的体例则突破宋代五世一谱的小宗谱局限,主张编修“汇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大宗谱。为后来“寻根问祖,探本求源”奠定了思想基础。谱牒内容则受当时强化中央集权制和朱学“三纲五常”的影响,宣扬和践行“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以及颂扬“存天理,去人欲”、“忠臣孝子,义夫节妇”成为修谱的宗旨。回顾我国谱牒史,最具讽刺意义要算清代。一方面受乾隆皇帝“民间无用之族谱,毋庸采取”的影响,谱学被排斥在《四库全书》之外,一方面民间把修谱当作家族之大事,形成了“人自为书,家自为说”的修谱局面。至今,小至一家一户,大至一宗一族的谱例多有发现。清代学者章学诚曾有:“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的论述,把族谱、方志、正史三者并列,充分说明其对族谱价值的看重。而清乾隆协办大学士庄有恭则将族谱的内容归纳为:“本祖德也,亲同姓也,训子孙也,睦故旧也,又有其大焉者,报国恩也”。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编修族谱,根植于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皇帝的“金口玉言” 也是阻挡不了的。我国谱牒世代相传一修再修,但汇集收藏跟不上,大量族谱流失海外。据学者调查发现,美国犹他州收集我国族谱就有1700多种,比我国收藏最多的上海和北京图书馆藏谱总数还多。而在国内由于历朝历代兵祸频仍,播迁无常,也严重影响谱学的发展,特别是“十年浩劫”,族谱被当作“四旧”,抄家焚毁,教训极为深刻。改革开放以来,政通人和,修谱被许多家族提上议事日程,农氏家族也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编修了族谱,对照谱学相关内容,谈几点看法:

关于谱牒的定义

     古往今来诸多名人谱家,曾给族谱下过定义。如明人王世贞说:“夫谱,家史也”。今人杨殿珣先生说:“夫家谱者,家族之史也”。也有的说:“族谱是一家一姓的生命史,记录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全过程,是纯正血统可靠的蓝本”。在林林总总的说法中,我们认为,以“族谱是以姓氏相区分的氏族史,是家族的档案”最具代表性。姓氏,氏族史,家族档案,三者各有侧重而又密切相关。区分姓氏是立谱前提,氏族史是族谱的主要内容,家族档案是族谱的主要功用。而姓氏是族之“本”,姓氏混淆了,家族史如何书写?没有准确的家族历史定位,族谱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家族档案。所以,我国几千年的谱牒史,不存在异姓同谱的先例。然而,在当下,竟然真有那么个把无知无畏者,不管族谱定义是什么,不管农、侬是两个不同的姓氏,两个不同家族的实际,不管委托方的原意(注:委托其编撰一部 《侬氏族谱》),凭着个人臆断,编写了一本侬、农合谱,开了异姓同谱的先河。此公是“侬、农一家”的始作俑者,编写 “侬农同谱”自有其错误的思维基础,然而纵观其谱,不难发现,与其缺乏起码的谱牒常识不无关系。在此,我们不作谱评,仅就谱名而言,就可 “管中窥豹”,一斑见全身。谱名,一般由谱籍和姓氏组成。侬、农同谱,必然以某地的侬、农姓为谱名。如此一来,质疑就产生了:

一是,双字以上的姓氏是复姓,中华姓氏从来没有侬农或农侬这个复姓;

二是,姓氏以父系为传代系统,农姓列祖列宗传递的是农姓,侬氏祖先传递的是侬姓,历史上不存在侬、农父系,侬农一姓从何而来?

三是,农姓族群以农为姓, 侬姓族群以侬为姓,侬农同谱的编者,也是姓侬,亦非姓侬农。有谁见过以侬农为姓的人?

世间既无“农侬”或“侬农”这个双字联姓,用以作谱名者不是故意混淆农、侬两个家族史,就是没有谱牒、姓氏知识的人,同时也是对家族没有责任感的人。族谱是传承性文化,上承先祖,下传后人,先祖在天有知,会问:“农侬”此姓从何而来?岂不天怒人怨?后人会问:他们到底是姓农还是姓侬?抑或是姓侬农?这不是一般性的质疑,而是对自已身世的追寻,疑案如何解答?生安乱造姓氏,不仅破坏姓氏文化传统,也影响法制和社会公序良俗。以侬农为姓,生娃能入户口?成人能办身份证?人际交往如何称呼?买机票、车船票、住旅店都讲实名制,读书、就业要填表造册等等,无一不要求人们使用真实的姓氏,以侬农为姓在社会上根本行不通。

     族谱定义,是谱学的精华,是一代又一代人谱牒实践的科学总结,没有更充分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是不能随意践踏的!然而,必须记取的是,族谱是人修的,修谱人的观点、立场、水平决定入谱资料的取舍,从而直接影响族谱的功用和取向。侬、农同谱有史以来虽仅一例,但应引起重视,避免以讹传讹。

族谱的主要内容

      族谱是家族历史的载体。顾名思义,载录一姓一族的历史是族谱的主要内容。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社会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族谱的内容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自唐而上,谱牒为官修,族谱的功用主要体现权势拥有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利益。自宋以后,谱牒不上于官,编修族谱成为家族内部的事情,修谱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家族历史,维系家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纯洁血统,维护家族尊严。在具体编排上,则突出寻根问祖,探本求源,明世系,辨宗支,尊祖收族,勉励族人,奋发向上,为国为民,团结友爱,不持强凌弱,孝父母,敬师长,崇勤俭,戒奢侈,尊纪守法,本分做人,远离黄、赌、毒。作为一部比较完整的族谱,家族的名人轶事,堂号、堂联、宗祠、坟茔,以及与家族有关的文物史迹等也不可或缺。

农氏族谱

      观我农氏,为炎帝神农氏之裔,雁门郡望之后,具有几千年光荣历史,如今分布在中华版图各方,乃至世界各地。然而至今尚无一部较为全面、准确记载家族历史的谱。目前我们能收集到前人留下的族谱,最早为清康熙年间。这些老族谱,有修得比较好的,但由于受到时代、环境所限,总体而言,比较简单、粗糙,内容多有失实,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修撰的族谱,虽比较客观完整,汇集了相当一部份有价值的资料,但在祖先、家族的界定上,存在着互相矛盾,既肯定炎帝神农氏是家族的共同祖先,雁门是家族的发祥地,又称侬氏为祖,既有分明嫡、庶、亲、疏的世系图表,又有农、侬、农姓氏循环的错误。对此,有侬氏朋友提出: “有的农氏族谱既承认自已祖宗来自雁门,始祖是炎帝神农,又肯定自已是侬智高后人,这样的族谱失去真实性,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他还说:“除了农姓族谱混淆侬、农两姓源流之外,还有一些论及姓氏的书篇也把侬、农两姓混为一谈”。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是善意的,中肯的。

     无谱则乱,谱错则淆。事实正是如此,由于有的对家族历史不了解,有的不顾历史的真实,妄加攀附显荣,抑或别的什么原因,  农氏新、老族谱都存在农、侬源流混淆的现象,导致一些族人模糊了农、侬是两个不同家族的界限,也给极个别居心不良的人,扰祖乱族留下把柄,将严重失实的农氏老族谱说成是“正确的历史”,大肆宣扬,乃至引伸到黑族、换祖、易宗的地步。因此,无论是为了澄本清源,维系家族世代传承,还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都迫切需要编修一部如实反映家族历史的族谱。我们深知编纂一部历史跨度如此之大,涵盖范围如此之广的族谱并非易事。浩繁的组织工作,史料的搜集,经济的来源,编修队伍的组成等等,都是面临的困难。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知难而退,承认困难是为了克服困难。“天下农氏是一家”,东、西、南、北、中,同源共祖一家亲。只要我们举族同心,为家族,为祖先,为后人尽一份心力,就能克服任何困难,修成一部不愧对列祖列宗,不辜负后人期望,真实体现农氏家族历史渊源和现状的族谱。